一封完整的简历应该包含哪些部分内容?
为了让阅读者更快捷地找到想要获取的信息,一封标准的简历需要将个人的背景经历划分为不同的模块,包括个人信息、工作经历、教育背景、项目经历、组织经历、技能、荣誉证书等模块。
个人基本信息(Personal Information)
必写模块。姓名、电话、邮箱、求职目标(Job Objective)、现居城市等基本为必填项,根据岗位性质决定是否填写籍贯、到岗时间、期望薪酬等。
工作经历(Professional Experience)
必写模块。个人所有的工作经历和实习经历,一般按照倒叙排列,将最核心和相关的岗位写作最前面。
教育背景(Education or Academic Background)
必写模块。按最高学历倒叙填写,一般仅写高中以上的教育背景(不含高中)。
项目经历和研究经历(Project Experience or Research Experience )
可选模块。与工作岗位相关的项目经历和科研经历可以放置,如果申请研究生工科背景或研发类的岗位,这两块相对比较重要。
组织和活动经历(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)
可选模块,视组织与岗位的相关性来定,如果应届毕业生,可以将相对核心的学生工作经历和活动经历写进去。
技能/证书/爱好/语言/荣誉和奖项(SKILLS & CERTIFICATES & Honors)
可选模块,每个子模块可单列,也可融入到其他模块中,视申请岗位对该模块的重视程度。
在简历中,可以对各个模块的内容进行添加和删减,针对不同的岗位制作不同类型的简历。
大家一定要注意内容最好是与岗位直接相关的,例如在基本信息中如果是党员对于应聘国企会有加分,如果应届生是本市户籍或者公司当地高校毕业的也会加分;又如对于研究经历,如果申请科研类研究生,做过什么课题,有多少论文,是简历中最重要的内容;创业经历对于一些大型企业往往是减分项,因为企业会认为你有不稳定的因素在里面,而对于一些中小型初创企业,往往又喜欢这种有冒险精神的人;所以务必不要纠结死理,因岗位而定。
同时对于各内容模块的排序,除个人基本信息模块一般都放在简历的最上面,其他的经历排位顺序也是因岗因人而异,简历的中上部是HR视线停留的核心位置,把最重要最核心的模块尽可能放在前面,不重要的内容往后排,甚至从简历中剔除掉。
对于研究型(学术类)的简历,工作经历可替换为研究经验(Research Experience)、教学经验(Teaching Experience),将与学术相关的个人的专利(Patents)、出版物(Publications)、会议演讲(Conference presentations)等单独列示。
猜你喜欢
-
英文简历与中文简历有何不同?
54689人阅读
-
程序员能不能去软件外包公司上班?
27387人阅读
-
跳槽莫踩坑,年底还要不要去面试?
26432人阅读
-
老实人受欢迎?大错特错!这几种老实人不受欢迎,也不会得到提拔
30977人阅读
-
hr无领导小组面试技巧和注意事项
31919人阅读
精品简历模板
- 小清新绿色人事专员简历34986
- 简约班主任单页求职简历30733
- 简约互联网新媒体运营求职简历26494
- 轻量简约蓝色人力资源人事行政简历26037
- 简约蓝色客服专员求职简历41574
- 绿色简单清晰求职简历模板68332
- 灰色应届建筑工程师求职简历40214
- 显眼醒目大气考研通用面试简历26407